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2年第21期
编号:13176235
论中药材栽培主产区的形成因素及栽培区划(4)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2年第21期
     4 中药区划对中药材栽培生产意义

    美国虽然在人均耕地、森林、草地和淡、海水养殖面积等方面名列世界前茅,但还是十分重视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始终没有忽视农业的合理区划和作物的合理布局[18]。回顾建国后地理学的发展,可发现以下的基本轨迹:资源考察阶段—自然区划阶段—农业区划阶段—经济区划阶段[21]。建国以来,我国已进行了3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完成了资源考察和自然区划。陈士林等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药材的产地适宜性进行了区划[22],对中药材的引种提供了指导,奠定了中药生产的农业区划基础,为引种成功提供了保证。但对于高效益中药材栽培生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区划,用经济规律加以规范或指导,将适宜区域又分为若干区域,优中选优,实现高产或优质,其意义远远高于传统农业生产区划。

    4.1 中药区划可实现中药材高效栽培

    农业区域的形成是长期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一个地区发展什么样的农业往往要取决于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需要和可能,以及农业的生产水平。一个地区为了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的自然和经济资源,就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合理布局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83 字符